焦點新文/

經營秘技

營業收益及營業外收益分別是什麼

常常聆聽可能剛開創企業或是已經經營一段期間的中小企業主,對於釐清公司收入來源的定義和分類不太理解,這裡就先以簡單快速的歸納哪一些是收益類項目。


  業收益會計科目:主要包括,從日常營業活動中產生的收入,例如: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服務等所獲得的收入。這些收入反映了企業的主要營業活動和經營成果。

  營業外收益科目:涵蓋非日常營業活動所產生的收益,比方像: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權利金收入、股利收入等。這些通常來自於企業的非主要營業活動,例如:投資或其他偶發事件。

這兩類科目在會計上有顯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意義,能讓一般中小企業,帶來不同的收益來源。

以下進一步分享、定義這些財務專有名詞:

銷貨:指企業通過主要營業活動,賣出商品或服務所得到的收入。通常會列出收入總額,再減去銷貨折扣、銷貨退回與折讓後,最後得到的淨額,就是銷貨淨收入。

銷貨退回及折讓:指因錯發商品或商品需求不合而被購買方退回的商品,或在價格上給予的折扣。這些金額在損益表中會從銷售收入中扣除

銷貨折扣:指商品銷售促銷時,按原價的一定比率給買方的售價減讓。例如,「2/10, n/30」表示如果在10天內支付貨款可得到2%的折扣,否則應在30天內付清全款。

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或他人占用本企業資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佣金收入:是指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數的一定比例,向承辦委託的承辦交納的費用。像是證券商代理委託買賣成交後的經營收入,或者說手續費收入。

投資收益: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所獲得的回報,包括對外投資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債券利息,以及投資到期收回、或到期前轉讓債權得到的款項高於帳面價值差額等。

 
資料參考:

圖片來源:Pixabay

鼎新A1雲端進銷存+電商訂單+雲端會計免費試用30秒快速開通!


以上內容喜歡就用力分享出去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