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企業都有一套較完整的內控機制,所以即使是小規模的企業,財務專家學者都還是建議企業負責人,必續遵守「管帳不管錢」的原則,這一原則強調了管帳和管理資金的分工的重要,能夠讓企業財務更加透明,管理分工也能準確和良好的財會安全性。以下幫大家整理說明其中的差異:
管帳的職責
記錄交易:管帳的財務人員負責記錄所有與企業相關的財務交易,包括收入支出、採購、銷售等,在這些記錄中應該秉持準確完整性,符合會計準則和法規要求。
編製財務報表:財務人員需定編製財務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用來確實整理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效,提供企業管理階層進行決策。
報稅職責:人員負責企業的報稅工作,掌握報稅各項環節避免因違反稅法而遭受罰責風險。
內部控制:財務人員應協助制訂並執行內部控管機制,才能提供反應真實的財務數據和準確度,防止財務偽造不實和避免錯誤。
管錢的職責
資金管理:管錢人員也就是負責企業的資金管理,包括掌握現金流、安排資金調度和支付各類管銷款項,讓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日常運營需求。
資金收支:人員主負責處理企業的資金收支業務,包括客戶收款、支付供應商款項和員工薪資等,這些流程需按照企業的內部程序和授權範圍進行。
企業帳戶管理:另一項重要負責是管理企業的資進帳戶,掌握資金往來安全和及時對帳,定期檢查銀行帳號餘額,並與企業的財務記錄保持一致。
資金風險控制:管錢人員也需評估和控制資金往來產生的風險,並擬定應急的預備備案,防範可能的財務風險例如資金短缺、逾期收款等。
兩者人員分開管理的好處
財務透明:將管帳和管錢職責分開,可以提高企業財務透明度,記錄財務由專門的管帳人員負責,資金管理則由專門的管錢人員負責,避免了財務資訊權責不清造成的混亂和人為錯誤。
強化內部控制:分開管理有助於加強內控,避免人員濫用資金詐欺等情事,不同人員負責不同職能,形成互相監督和制衡機制,提高財務管理的可靠性。
分散風險:分開管理可分散財務風險,降低企業因一人失誤而導致的嚴重的重大損失,尤其若僅只有一人同時記帳和管控資金管理,有可能會發生記帳錯誤或資金挪用風險。
提升專業:管帳和管錢分開,使人員各司其職,才能更專注各自負責的工作領域,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不分開管理產生的風險
財務不透明:若同一人既負責管帳又負責管錢,容易導致財務的不透明和混亂這樣會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增加經營風險。
內控薄弱:不分開管理同時也會削弱內控機制,增加財務詐欺不透明和濫用資金風險,尤其只由一人管理可能任意修改財務記錄或掩蓋挪用資金等情形。
工作負擔重:若同一人負責管帳管錢,工作所扛的責任當然會較重,容易出現疏忽和錯誤,影響財務管理的品質效率。
風險過度集中:不分開管會導致財務風險集中一旦發生錯誤或舞弊,企業可能面臨重大損失和潛在的法律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
鼎新A1雲端進銷存+電商訂單+雲端會計,免費試用30秒快速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