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指標中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也就是英文簡稱DSO (Days Sales Outstanding),是追蹤企業健康現金流的關鍵指標,也就是要能將應收帳款,轉換為現金所需的天數。特別是「現金流」是不管任何大中小企業的根本命脈,公司能夠越早獲得現金,他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可能就越好,所以,特別是我們中小、微型企業都必需有效管理企業的資金流動,降低應收帳款的周轉天數,以下的幾個指標,別忘了要時時檢視:
嚴格的信用政策:公司要訂定並且也需要嚴格執行所擬定的信用政策,根據不同客戶的信用狀況,定不同的信用方式和付款條件。對於信用評級不佳的客戶,一定要縮短付款期限或要求提前先付款,避免應收帳款收不回的風險。
提前預收款:對於新客戶或大金額訂單的客人,可要求部分或全額預收款,減低應收帳款的風險的產生,加速資金回收速度。
靈活的付款條件:依據客戶需求和基於市場競爭狀況,視情況快速反應、提供靈活的付款條件、比方,提早付款享折扣優惠,鼓勵客戶提前付款,給予不同的誘因,縮短應收帳款的周轉天數,也能促進資金使用效率。
定期對帳:與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並且定期對帳,確認應收帳款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從對帳中發現問題,提早因應,避免因帳款錯誤導致產生延遲收款。
有效催收機制:建立健全的催收帳款機制,擬定催收流程和時間點,當應收帳款即將到期或已逾期,及時跟催提醒,透過密集的電話、郵件、或拜訪等方式積極提醒客戶和確認何時付款的時間。
分期付款管理:對於分期付款的客戶,密切關注每期付款狀況,如產生延遲,及時跟催未付款項,當然,一定要根據客戶的付款記錄,機動調整未來的付款條件和信用額度,確實能收回帳款。
採取法律途徑:對於已經產生或是長期拖欠帳款的客戶,依照合約規範採取必要的法律手段進行追討,除了有效提高應收帳款的回收,也要落實規定降低資金回收落差風險。
關注客戶信用:建立和維護客戶信用機制原則,定期評估客戶的信用狀況,對於信用風險程度較高的客戶,必須及時調整信用對策和付款條件,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
內部管控流程:同時也要加強公司內部各部門的運作機制,特別是銷售和財務部門的配合。銷售業務需及時將銷售訂單和應收款項資訊傳遞給財務部門,財務單位則需及時跟進應收帳款的催收和檢核。
系統化的管理:運用進銷存和帳款的系統工具軟體,幫忙輔助應收帳款的自動化管理,尤其系統能夠透過日常各項進銷單據生成進銷存報表、對帳明細、帳款報表等,進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精準度,幫助小公司也能掌握資金進度。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