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稅局報稅相關業務,小微型企業老闆或許報稅時,常聽到「同業利潤標準」這個名詞,對於其意涵與影響或許未必都很清楚,匯整財會專家的意見,「同業利潤標準」是國稅局為了查核營利事業所得稅所訂定的參考依據,與報稅查帳密切相關,企業若是未妥善處理財報,將可能面臨補稅或罰款風險。
什麼是「同業利潤標準」?其實是指國稅局依據各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成本結構與營運模式,訂定的合理利潤範圍。假設,當企業申報的所得明顯低於同業標準,國稅局可能認定企業有低報所得的情形,進而採取進行查帳或核定所得,這對小微型企業而言,將是一項潛在風險,尤其是對於:現金交易頻繁、或是成本結構不透明的行業,都得多多留意。
因此,正確產出「財務報表」是避免查帳的關鍵,財會專家就建議,企業主應依據會計原則,需要完整記錄營業相關的收入、成本、費用與資產負債,並定期編製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若與會計事務所合作,企業主應主動提供完整的交易資料與憑證,避免因資料不全而導致報表失真。
此外,企業應注意合理的毛利率與費用分配,若企業申報的毛利率遠低於同業平均,或費用項目異常偏高,很可能引起國稅局特別注意,如果能夠透過詳實的內帳管理與成本分析,使用相關的雲端進銷存、雲段會計等軟體工具,企業老闆可更精準掌握生意的利潤結構,並在報稅時提供合理解釋。
最後,財報不僅是報稅工具,更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依據,透過正確的財報,企業可評估營運績效、規劃資金運用,甚至爭取向銀行貸款或投資人的青睞,對小微型企業而言,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不僅能有效降低稅務上風險,更有助於長期經營上的發展。
所以說「同業利潤標準」可是國稅局查核所得時的一項重要參考,企業若能正確產出財報並合理申報所得,不僅可避免查帳風險,也能展現財務透明度與經營實力,這是對於每位企業主都應該值得重視的財會課題。
圖片來源:Pixabay
鼎新A1雲端進銷存+電商訂單+雲端會計,免費試用30秒快速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