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文/

經營秘技

所謂其他應收款是什麼包含哪些,收到應收帳款能算是營收嗎

管理生意上,了解營收狀況可以從企業的財務報表中一窺端倪,在帳款來源上,「其他應收款」與「應收帳款」雖同屬於資產類科目,但其性質與用途上卻有著顯著差異,如何了解這兩者的定義與會計上的處理方式,對企業經營者來說掌握財務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意思是指企業除了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付帳款等主要應收項目之外,所產生的各類暫付款項與債權。比方說:

員工借支或墊款

代墊稅金或費用

向關係企業或個人借出的款項

保證金、押金

因訴訟或保險理賠產生的應收款項

這些款項通常非因日常營業活動所產生,故不屬於營業收入的一部分,他的性質偏向臨時性或非經常性資產,需要特別注意其回收風險與時效性。

「應收帳款」是否算是營收?

參考財會專家的看法,應收帳款的產生,通常源自於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後,尚未收到的款項,當交易完成並開立發票時,企業即應認列為營業收入,並同時在資產項下記錄應收帳款。因此,應收帳款的產生本身即代表營收已認列

然而,實際收到款項只是債權的實現,不會再次影響損益,若應收帳款無法收回,則需認列呆帳損失,就會進而影響當期損益,所以這也凸顯了應收帳款管理的重要性,若收款週期過長或客戶信用不佳,將可能導致資金周轉困難,甚至足以影響企業日常的營運。

因此,在財會管理的重點上,財會專家建議一般中小企業應該做的是:

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與催收機制

定期檢視應收帳款周轉率與逾期情形

對「其他應收款」進行分類管理,避免長期未清帳款成為呆帳

針對高風險客戶,事前進行財務評估,事後加強追蹤

所以來說「其他應收款」屬非營業性債權,不計入營收;而「應收帳款」則是營業收入的延伸,雖已認列為收入,但其實現仍需要仰賴良好的收款管理,企業若是能妥善區分並管理這兩類資產,不僅能大幅提升財務透明度,也有助於強化資金管理運用效率和做好風險控管。


圖片來源:
Pixabay

鼎新A1雲端進銷存+電商訂單+雲端會計免費試用30秒快速開通!

以上內容喜歡就用力分享出去唷!